千元机?120W快充?红米手机Redmi Note 11 Pro+值不值?

Redmi Note 11 Pro/Pro+其实是增强快充和屏幕的Note 9 Pro换代款,而非注重性能的Redmi Note 10 Pro继承人。

放在近1年前发布的Note 9 Pro面前,Redmi Note 11 Pro+自然是大幅升级。而放在Note 10 Pro面前,升级屏幕、相机规格和充电,SoC从天玑1100换成天玑920,这个取舍是否值得呢?我们现在就看看。

虽然可能是E2 Pro材质,但Redmi Note 11 Pro+和K40 Pro(E4材质)都是6.67英寸的三星AMOLED屏幕+360Hz触控采样+银圈装饰的小开孔。很难不怀疑,是否用了同一块盖板?

Redmi Note 11 Pro+的外观亮点是后盖。AG玻璃大法好!这是无论怎么做都有质感的材料。

外观上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果味的直边中框,所幸不是苹果那种“手术刀般的中框”。Redmi Note 11 Pro+有做弧形过渡,利用“帕拉提斯克(Plastic)”中框,做出了“屏幕、垫圈、中框、垫圈、背盖”的5层夹心效果。中框磨砂,前后玻璃过渡区域都是仿抛光的亮面,“极尽奢华”。卡槽、电源键(集成指纹识别)都略有色差,很多细节都让我觉得,前代Note 10 Pro是台成功把塑料机身做得精致顺眼的手机。

【京东自营直达链接】

摄像头依然是小米10 Ultra+小米11 Ultra的混血设计,机身变薄,显得摄像头更加突出。直边设计有更高的内部利用率,更容易把边框做窄,光影折射更整洁,但只有拿着它的手在哭泣。

指纹识别:识别速度和前代接近,但进系统的动画慢半拍,希望后期OTA一下;

外放:对称式双扬,音质无法和音乐手机小米10系列比,但音量夸张,最低一格的音量也明显比普通手机大,能让你轻松成为广场上最靓的仔;

震动:X轴线性马达,回弹还算紧致,力度偏小。

充电是Redmi Note 11系列的主推卖点。

Redmi品牌首个120W产品,竟然不是K系列的,Surprise!而更值得骄傲的是,Redmi Note 11 Pro+和黑鲨4s系列一样,支持100W QC5,兼容性比MIX 4都好,Surprise again!

Redmi Note 11 Pro+官配的120W快充头是老朋友MDY-12-ED,有9V 3A、11V 6A和20V 6A多个档位,魔改针脚的USB-A口,标配6A线材,小米10 Ultra和小米MIX4用的都是它。

Redmi Note 11 Pro+是第15款搭载120W快充的手机,也是首台千元级的120W机型。此前14款120W手机散落在5个品牌,全都是旗舰产品:

小米家3台:小米10 Ultra、小米MIX 4、小米11T Pro;

iQOO有4台:iQOO 5 Pro、iQOO 7、iQOO 8、iQOO 8 Pro

黑鲨有4台:黑鲨4/4 Pro、黑鲨4S/4S Pro(包括高达版)

红魔有2台:红魔6 Pro、红魔6S Pro(包括战地迷彩版)

nubia Z30 Pro

Redmi Note 11 Pro+的4500mAh双电芯+120W快充,室温23度,系统显示电量,从1%到100%耗时16分58秒,26分钟断充。

表上峰值功率96.4W,维持2分钟左右;随后4.5分钟缓慢降到87W;70W 3分钟;60W 2分钟;然后缓慢下降到11W;20分钟左右降到5.2W,有6分钟的恒压充电。

Redmi Note 11 Pro+表现比全球首发120W的小米10 Ultra更好,稍弱于同代120W旗舰。

但毕竟是120W快充,和65/66/67W快充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刷牙的时间充电就够出门”和“洗澡的时间充电就够出门”,是完全两种概念。而三星的满血25W就更不用说了(上图垫底的那条)。

屏幕:Redmi Note系列史上最顶

Redmi Note 11 Pro+搭载了Redmi Note系列史上规格和表现都最好的屏幕,三星AMOLED,硬屏,侧看略有彩虹纹,360Hz触控采样,没有类DC调光开关。素质虽干不过K40,但是同价位段大佬。

它和Note 10 Pro的屏幕,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巨大差别,拍照取景时会更加深有体会。亮度很够,均匀度一般:亮度在正午太阳也基本够用。自动全白激发亮度646尼特,局部1041尼特。手动全白414尼特,局部602尼特,此时四角亮度421/413/421/419尼特,均匀度一般。色准:生动和艳丽模式都有点太艳,色准一般。原色模式的色准虽不如K40 Pro,但接近小米11 Ultra,比我们手上的小米11都好,Amazing!干翻友商!

生动模式(出厂默认):覆盖98.4%P3色域,色温7382K,伽玛2.6,平均灰阶2.9,P3平均色偏3,最大4.7。sRGB平均色偏4.4,最大7.1;

鲜艳模式:色准直接放飞了。覆盖106.5% P3色域,144.5%的sRGB色域,色温7392K,伽玛2.59,平均灰阶3,P3平均色偏3.2,最大5.7。sRGB平均色偏5.6,最大9.6;

标准模式:色准表现不错。覆盖99.7%的sRGB色域,色温6292K,伽玛2.34,平均灰阶2,平均色偏1.8,最大3.5。

毕竟Note 11 Pro/11 Pro+是Note 9 Pro的钦定继承人,拍照也是核心卖点之一:

1.08亿像素S5KHM2,0.7μm,9in1成2.1μm,1/1.52″,双原生ISO,F1.89光圈;

800万像素超广角,S5K4H7,1.12μm,1/4”,F2.2;

200万像素的战术微距,1600万像素F2.45的前置摄像头。

拍照体验:三星这颗HM2是9合1输出成1200W,Redmi Note 11 Pro+的拍照速度和正常的1200万像素手机没有多少分别。因主摄HDR不积极,超广角也没有自动夜景,Redmi Note 11 Pro+拍照体验甚至比很多国产旗舰都好。没光学防抖,光线变差后成片率会有明显的下降。但因为有更好的屏幕,取景和拍照体验完爆了Note 10 Pro/Note 9 Pro。

系统与性能:首发天玑920

截稿到10月31日,Redmi Note 11 Pro+系统是MIUI 12.5.3,DRM L1和Google框架都有了(好评!),但还没像Note 10 Pro那样跟进MIUI 12.5增强版。

这时候可能会有圣经吟唱,但Redmi Note 11 Pro+实际流畅度其实不错,略超预期。不过想想也是,就算是天玑920,也全面压制骁龙765G/768G(发哥的刀法也越来越好了)。

天玑920是台积电6nm工艺,CPU部分2×2.5G A78+6×2.0G A55,GPU是Mali-G68 MC4 950MHz。新构架加高频,CPU单核表现不错,GPU也不算很弱,压骁龙768G/765G一头。可能因高通的锅,同是256GB UFS 2.2,Redmi Note 11 Pro+存储性能还比小米Civi(778G)强一些。

CPU单烤、GPU单烤、双烤

Redmi Note 11 Pro+基础功耗略微偏高,屏幕最低亮度,飞行模式,基础功耗0.73W左右。2个2.5G A78大核的功耗高于预期,CPU MIX2烤单大核,整机2W左右;烤双大核整机3.4W;烤6颗小核整机1.5W。CPU全核烤机整机4.85W,单烤GPU(MADD+ADD)维持在整机2.1W出头。

这价位段下,Redmi Note 11 Pro+的散热配置还OK。室温23.4度,CPU+GPU双烤整机6.2W,前6分钟稳如直线,随后降到5.7W。屏幕最高亮度双烤,整机峰值也才7W,随后就6.2W,10分钟后才掉到4.3W。

室温23.3度,《和平精英》HDR高清+极限帧数+抗锯齿,PUBG Tool强开60帧,Redmi Note 11 Pro+跑30分钟能基本维持在60帧,表现略超预期。

Redmi Note 11 Pro+该版本固件调度明显是性能向的(也可能是还没调好,或者我们这台有问题),均衡模式下清空后台,静置手机,小核经常会6核全开,维持2.0GHz,点两下屏幕又会飙回来,影响了后续的续航成绩。

续航与发热

室温23.4度,20分钟的《和平精英》(HDR高清+极限帧数,PUBG Tool强开60帧+抗锯齿),正反面最高温都是41.4度,配上塑料中框,体感温热。

4500mAh电池,经30分钟《和平精英》(HDR高清+极限帧数,PUBG Tool强开60帧+抗锯齿)、30分钟B站1080P视频播放、30分钟微博短视频、各30分钟的Wi-Fi和5G冲浪,共2.5小时的续航测试后,剩余电量69%。中端机下游水平,持平一加9R(870)、荣耀Magic3 Pro(888+),可能双电芯和天玑920得各背一半的锅。

总结

当年Redmi Note 9 Pro主打的是拍照,注定它不会是追求性价比的产品。而到Redmi Note 11 Pro+上,Redmi再加了120W快充,卖点变成屏幕+快充+拍照(拍照其实和前代拉不开距离),但SoC变成天玑920。估计天玑920整个生命周期里,Redmi Note 11 Pro+也会是外围配置最好的机型。

点击图片去京东自营下单【加购收藏享优惠】

vivo T1 什么处理器?性价比如何?T1手机怎么样?值不值得买?

vivo 前不久推出了主打性价比的全新 T 系列机型——vivo T1。

对于了解手机硬件配置的老玩家们而言,vivo T1 这台手机的堆料真算得上均衡全面,个个直击痛点。

高刷新率早已成为各价位段手机屏幕的标配,不过 LCD 屏机型如今却是越来越稀有,相信还是有不少用户希望在获得高刷流畅性的同时,也希望保有 LCD 无频闪的护眼特性,以及更加满血的像素排列。vivo T1 上搭载的正是一块 6.67 英寸、120Hz 刷新率的 LCD 屏幕,具备 240Hz 触控采样、P3 色域以及天生的护眼 DC 调光等属性,还针对户外强光的使用场景开发出了 HBM 高亮模式,理论上能拥有 650 尼特的最大亮度。

vivo T1 搭载了兼顾性能输出与低功耗的“神 U”骁龙 778G,4 颗 2.4GHz A78 大核让其具备堪比旗舰级芯片的单核性能及游戏表现,应付主流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手游不在话下,而 6nm 的制程工艺则成为这颗芯片低功耗、低发热的基础。不过仅有一颗优秀 SoC ,还远称不上配置完善。现在厂商们都越来越强调 SoC、内存与闪存的所谓“三件套”。而在这三件套的另外两件上,vivo T1 采用的是通常旗舰机才会配备的 6400Mbps 满血 LPDDR5 内存以及 UFS 3.1 闪存,在后台应用调取、应用安装以及应用打开/加载速度等方面自然也是旗舰机级别的。

并且 T1 支持当下流行的内存融合技术——最高可将 12GB 内存拓展为 12+4GB,保证了手机能同时在后台驻留更多 APP。

有省电的“神 U”骁龙 778G,再配合 5000mAh 容量的大电池,vivo T1 出色续航水平完全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根据官方测试,vivo T1 满电状态下可以连续播放视频 17.65 小时,或是连续打游戏 9.73 小时,这么持久的续航基本解除了用户们的续航焦虑,出门终于可以少带一个充电宝。搭配 37 分钟可充 70% 的 44W 闪充,低电量下也能快速回血。

点击图片去京东自营下单【加购收藏享优惠】

在影像层面,vivo T1 采用了 6400 万像素超清主摄、800 万像素 120° 超广角以及一颗 4cm 微距,配合 vivo 的影像算法以及超级夜景 3.0、双重曝光、运动抓拍 2.0 等众多的功能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大部分场景的拍摄需求。前置 1600 万像素的自拍镜头,在能精细美化调整肤色、肤质、五官的 vivo 自拍算法加持下,效果也完全无需担心。

甚至以往同价位机型并不重视的一些外围配置,这次 vivo T1 也是一步到位安排上了,像是线上用户比较在意的双扬声器和线性马达都没有缺席,让 vivo T1 的视听体验更沉浸,触感反馈也更干脆有力。

外观颜值虽然并非 vivo T1 的最主要卖点,但也称得上可圈可点:正面极点全面屏,屏占比高达 91.36%,仅 3.9mm 的孔径和最窄仅 1.8mm 边框,无不体现设计上的追求;后盖主打「曜影黑」、「电光青」两大配色,尤其是充满活力的「电光青」渐变色,在细腻磨砂处理的后盖加持下,T1 的整体质感丝毫不逊色于同价位产品。

点击图片去京东自营下单【加购收藏享优惠】

华米Amazift GTR 3 Pro体验评测

华米跃我Amazift GTR 3/GTR 3 Pro、GTS 3在10月12日发布。作为当家旗舰的Amazift GTR 3 Pro,搭载国内首个手表端血压筛查功能,首发自研的Zepp OS系统,售价1099元起。体验近一个月,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

华米Amazfit GTR 3 Pro、GTR 3、GTS都是50米防水+铝合金表身+自研Zepp OS系统。配置最高的Amazfit GTR 3 Pro,独占血压筛查功能,有更大、更亮、屏占比更高的屏幕,有扬声器、温度传感器、Wi-Fi、更高档的氟橡胶和皮表带,差价200元。

Amazfit GTR 3 Pro,旋转数字表冠+22mm表带,46x46x10.7mm,32g。1.45英寸480×480,331ppi的圆形AMOLED屏幕,全局亮度500nit,最大亮度1000nit,支持AOD。自研BioTracker 3.0 PPG生物传感器+地磁+气压+环境光+温度传感器,NFC+蓝牙5.1+Wi-Fi。450mAh电池,12天续航,基础模式30天,磁吸式充电座。曜石黑版(氟橡胶表带)1099元,戈壁棕版(皮表带)1199元;

Amazfit GTR 3 旋转数字表冠+22mm表带,45.8×45.8×10.8mm,32g重。1.39英寸454×454,326ppi的圆形AMOLED屏幕,自研BioTracker 3.0 PPG生物传感器+地磁+气压+环境光传感器,NFC+蓝牙5.1。450mAh电池,续航21天,基础手表模式35天,磁吸式充电座,售价899元;

Amazfit GTS 3 主打轻薄和方形表盘,单按钮+20mm表带,42.4x36x8.8mm,24.4g重。1.75英寸390×450,341ppi的AMOLED屏幕,传感器规格和GTR 3一致,250mAh电池,12天续航,基础手表模式20天,售价899元。

商务腕表造型,银色磨砂表身,2.5D玻璃。

对比前代比GTR 2/2e系列,GTR 3系列的表耳和按键更圆润。GTR 3 Pro屏占比提升后,取消了表盘上的刻度装饰。新加入的旋转表冠(点击进入应用列表)带斜槽螺纹和里侧的红圈装饰。

好刀法!华米Amazift GTR 3 Pro体验评测

华米的GTR系列和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系列的外观相近,主要分别是华米多了旋转表冠,边角更圆润,屏占比稍高一些。

10.7mm的表身,险胜Galaxy Watch Active2。GTR 3 Pro戴上手比三星薄的主因,是华米的金属表壳做得更窄。两者在视觉引导上的差异,有点类似新旧款的MacBook Pro。

好刀法!华米Amazift GTR 3 Pro体验评测好刀法!华米Amazift GTR 3 Pro体验评测

“普拉提斯克”(Plastic,塑料)后盖,左侧和上部的开孔可能是气压和温度传感器的气孔,右侧是扬声器。最中间的是华米引以为傲的6PD(6通道)传感器,同为塑料材质的传感器盖板,比较容易划花。

为平衡功能和续航,华米搞了自研的Zepp OS系统,后者的定位在Wear OS(功能多,但续航弱)和RTOS(续航强,但功能弱)之间。

Zepp OS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多得出奇的可调项,设定项比watchOS还多了个Wear OS。虽然APP还不多(现在量产版的应用商店现在只有10个APP),但单凭可调项的数目,它就比魔改Android/wear OS手表更像“智能手表”。

要历遍和搞明白功能层级,连我们这些阅机无数的机佬都得花上1、2个小时。所幸包括自带应用在内,Zepp OS几乎所有设定在手机APP上修改,全程不摸手表都能调好。

除常规的显示(AOD、抬手亮的时间段与灵敏度)、声音、通知、运动、健康设定:

现有155表盘(包括15个动态表盘),每个都有对应的AOD熄屏表盘;

定位功能里,GPS/北斗/伽利略/格洛纳斯,4种卫星定位的搭配、精度、速度偏好,任选;

极为罕见的运动心率广播和实时数据接入功能(主要面向开发者);

表盘左右划屏的辅屏、负一屏、应用列表、短按和长按上/下按键触发的功能,动辄都是30、40种功能可选;

“来电、短信、日程、待办、闹钟、APP、光标、站立提醒”,8种通知类型,振动模式全都能自定义,而且还是手动录制的那种,最高录制10几秒的振动,够玩出花来。

GTR 3 Pro是国产手表里自动运动监测做得最好的,可能没有之一。现版本能自动识别的运动包括“健走、室内步行、户外跑、跑步机、户外骑行、泳池游泳、椭圆机和划船机”8种。走路/骑行1分钟左右就会开始运动模式,提高心率检测频次并记录GPS轨迹,数据类型和手动运动模式一致。

建议关闭“运动识别提醒”,这就不会有“询问是否开始记录的弹窗”,运动中也能正常使用手表(手动运动模式会占用前台以显示步数步频、心率等数据),从此耳根清净。

比起更多的运动监测模式(虽然现在支持离线语音指令触发),自动监测功能要更加实际,毕竟正常人是不会像宣传片那样特意在运动前掐表的。

自动记录有三档灵敏度可调。日常中间档即可,走300米吃饭都会被记录下来(但距离太短,扣去识别和等待的时间,运动距离永远都会短于实际)。通勤走几步就能有运动记录,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促进了我的运动积极性,尤其是眯起眼睛或喝可乐微醉的时候,就能心满意足地想象自己更加运动、更加健康了。

GTR 3 Pro带了GPS+北斗等四星定位,不惜耗电,功能全开的话,定位还是挺准的。个人用的是倒数第二档的“GPS+速度优先”,定位有时会飘到马路对面,但胜在省电。能让我少充电,比什么都实际。

对了,GTR 3 Pro有温度传感器,手表端可以看到一整天的详细温度曲线。在冬天,它会比我们娘亲更清楚我们穿的够不够暖和。但华米竟然没给温度数据做云同步!每天看着温度数据来了又去,什么都没留下,心如刀绞。

 

作为新机卖点的血压筛查功能,盲猜原理应该是用AI模型,把光学传感器的数据和血压进行比对关联。此前三星Galaxy Watch就搭载了类似的技术(更疯狂的欧姆龙HeartGuide手表,用传统的充气式血压测量,导致表带造型/体型很浮夸)。

华米和三星的光学方案没有牺牲产品外观,但都要用传统的血压计定期校准(每28天)。和三星不同的是,华米官标的测量精度远高于三星,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小于5.3mmHg,这可是医疗级A类血压计的级别,很多门诊的血压计也只是A和B+类,家用血压计只是C类。

热男视频截图(量产版界面会有所出入。B站签了24小时首发,公众号视频明天推送)↑

零售版的血压筛查功能预计在11月OTA(参加血压筛查研究后开启),测量体验和测心率/血氧差不多,不要乱动,不要说话,等30秒就好了,结果也和传统血压计很接近。但身边没有高血压样本,我们也无法做对比判断。

从原理上看,测量精度会受限于用来校准的传统血压计,而且是专人专用的功能,打算用它来作辅助的用户,要注意一下这个功能特性,得用更高类别的血压计校准并加大校准频次。

即便现在的血压测量,还没到公众预想的方便(要定期校准),但确实是牺牲最少的血压测量方案。不用额外的设备,不用搞绑带,随时随地都能测,对广大高血压/低血压群体还是非常实用的。期待以后会有价格更亲民、校准要求更低的产品。

做工:表壳接缝控制优秀,传感器和扬声器开孔又深又宽,容易积灰。数码表冠的阻尼合适,表冠头略有虚位。皮表带比较厚实,质量与触感OK;

佩戴:铝合金大法好,裸重32g,重量接近石英表,甩动也没明显拖拽感。表盘直径46mm,略小于前代的46.4mm,略大于GTR 3的45.8mm,男士戴刚好,女士估计会显大。除心率传感器比较大块,不透气,整体佩戴感受还好,戴着睡觉也不会太咯手;

屏幕:1.45英寸480×480,331ppi,全局亮度500nit,最大1000nit,正午也有一定可读性。虽然Delta排列打6.7折,但屏幕艳丽通透,是块好屏;

外放与振动:极限音量OK,无明显破音,室外外放打电话(适用于社交牛逼症患者)也能听清,办公室环境调20%音量做提示音刚刚好。线性马达力度中等偏弱,振动不够干脆,主要是缺少系统配合,只有一种震动力度,配合旋转表冠的震动反馈显得拖沓,有待OTA改善;

抬手亮:2档可调,灵敏度中等水平,比OPPO Watch稍快,慢于Apple Watch。高频看时间的话,也是得保持AOD熄屏显示常开。而好消息是,GTR 3 Pro每个表盘都有对应的AOD模式,花式众多,部分还是彩色的。但还是建议选一个白色面积小的表盘,可以省点电。

系统流畅度:表层界面绝大部分页面都能维持60帧,操作响应还不算快;

续航:可能是受益于自研系统,这一代电池变小、但续航反而变长。GTR 3 Pro官标续航12天,略小于前代GTR 2,远小于GTR 3的21天。实际成绩还彳亍,AOD(睡觉8小时关闭)+自动健康监测全开+自动运动识别+离线语音等功能全开的超重度模式,连测3次都是4天左右(睡眠部分8小时耗电5%,其余时间每小时1%左右)。关AOD的话,同样设定能跑7天。电量低于10%会弹省电模式提示窗,基础模式(只保留计步和睡眠)12小时掉电1%-2%。

除非是经常运动,否则自动运动监测不会有太明显的耗电,建议开启。官标的12天是关AOD、关自动健康监测的结果,但以GTR 3 Pro的续航,完全可以保持自动健康监测全开,这波不亏。

充电:比预想中快些。普通的5V 2A“快充头”和电脑的USB 3.1接口充电都没有多大分别,10分钟15%,20分钟32%,30分钟50%(苹果知乎内行),45分钟72%,1小时90%,最后10%电量要额外30分钟,总时长1.5小时。

至于NFC门禁卡/公交卡、Wi-Fi传歌(外放或连蓝牙耳机播放)、支持微信支付,之前就有的就不说了。

对新系统和GTR 3 Pro,简单盘点一下个人眼中的小遗憾:部分老APP无法触发通知推送(例如我珍藏9年的老版本llama和calengoo)、录音机没有打点功能(虽然别家也没有)、没有双击亮屏(明显的省电设定,熄屏5秒后就只能用抬手亮或按键唤醒屏幕)、表盘显示不了日历日程等信息(虽然友商也没几家支持)、手机APP吃资源、离线语音偏偏就缺了设定日程的指令(本地算力有限,这个可以理解)、可恶的微信无法手表端回复。

总结

智能手表是个很惨的类别,市场上并没有多少选择,要不就是续航被嫌弃的Apple Watch和Wear OS产品(三星Tizen已经被鸽了),要不就是大号手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要是能接受手环的造型,谁还会为传统腕表的形态加钱和不停充电。

抛开独占的血压筛查(量产版要等OTA),GTR 3 Pro外观讨喜,有24小时心率/血氧/压力监测、睡眠呼吸监测、做得很好的自动运动记录、系统自定义程度奇高、续航还OK,对得起1099元起的发布价格。但语音助手功能局限、第三方APP有待充实、手机APP吃资源等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大家要认清需求选产品。冲动消费,钱包流泪。

 

TPU、IPU、NPU是什么?

在 AI 崛起的这几年来,在高通、苹果、三星、麒麟、联发科、Google 的 SoC 上,大家经常会看到“TPU、IPU、NPU”之类的名字,这些“XPU”有什么分别?是真的有那么多不同的架构?还是厂商的概念营销?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SemiEngineering 搜集了大量业内人的看法并汇总成文,原文链接:https://semiengineering.com/what-is-an-xpu。我们对此进行精简和编译,但文章内容依然非常硬核,做好心理准备,我们现在发车!

从 CPU 及其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这些“XPU”中的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处理器。机器学习加速器是一类处理器,但它们用来加速的处理部分却多种多样。它们更像是 GPU,是用于执行特殊工作负载的加速器,而且它们本身就有很多类型。

处理器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三件事,最后还是回到指令集架构 (ISA):首先定义要做的事,然后是 I/O 和内存(支持 ISA 和它试图完成的任务)。而未来我们将看到比过去两、三年更多的创新和变化。

许多新架构都不是单一处理器,它们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或可编程引擎的组合,它们存在于同一个 SoC 或同一个系统中,将软件任务分派到不同的硬件或可灵活变动的可编程引擎上。所有这些处理器可能共享一个公共 API,但执行域有所不同。在这个层面,确实是有各种类型的不同架构。

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XPU”的命名都是营销,而且这些命名和缩写,同时指代两种东西:一种是用于解释处理器的架构,例如 SIMD(单指令多数据),而另一种定义了它正在寻址的应用程序段。所以它既可以用来定义处理器架构,也可以用作如“张量处理单元(TPU)”这样的品牌名,毕竟厂商们不是在为单个处理器命名,而是在为他们的架构命名。

历史

在40 年前,命名的问题要简单很多。首先是大家最熟悉的中央处理器 (CPU) ,虽然它有很多演变版本,但它们基本上都是冯诺依曼架构,是图灵完备的处理器。每个都有不同的指令集来提升处理效率,当年还针对复杂指令集 (CISC) 与精简指令集 (RISC) 优缺点,有过非常广泛的讨论。

后来的 RISC-V 的出现给 ISA 带来了很多关注。 ISA 定义了处理器针对已定义任务的优化程度,人们可以查看 ISA 并开始计算周期。例如,如果一个 ISA 具有本机指令并以 1GHz 运行,那我们就能将它与另一个 ISA 处理器进行比较,后者要完成相同的功能可能需要两条指令,但频率是 1.5GHz,孰强孰弱就很明显了。

 

CPU 有多种封装方式,有时将 IO 或内存放在同一个封装中,而后两者被称为微控制器单元 (MCU)。在调制解调器大行其道的时候,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出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了哈佛架构,将指令总线与数据总线分开了,其中一些还用了 SIMD 架构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指令和数据的分离是为了提高吞吐率(虽然它确实限制了自编程之类的边缘编程)。通常,这里的边界条件不是计算,而是 I/O 或内存。业内的重点已经从提升计算能力,转变成确保有足够的数据来让计算进行下去并保持性能。

当单个处理器的性能无法再继续提升,那就把多个处理器连在一起。通常它们还会使用共享内存,让每个处理器和整个处理器集群都保持图灵完备。程序的任何部分在哪个核心上执行都无关紧要,反正结果是一样的。

而下一个重大发展,是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出现。GPU打破了常规,因为每个处理单元或管线都有自己的内存,无法在处理单元外部寻址。因为内存大小有限,只能执行那些能放入内存的任务,所以对任务本身有限制。

对于某些类型任务,GPU 是非常强大,但它们的管线非常长,导致了延迟和不确定性。这些管线让 GPU 单元不断处理数据,但如果要刷新管线,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GPU 和后来的通用 GPU (GPGPU) 定义了一种编程范式和软件栈,使它们比以前的加速器更容易上手。多年来,某些工作一直是专业化的,有用于运行连续程序的 CPU,有专注于图像显示,并将我们带入高度并行世界的图形处理器,后者使用很多小的处理单元来执行任务(包括现在的机器学习任务)。

那有什么架构规则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新架构吗?有的,或许片上网络 (NoC)是个合适的定义 。过去,处理器阵列通常用内存或固定网络拓扑连接(网状或环形),而 NoC 让分布式异构处理器能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通信。而将来,它们还可以在不使用内存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现在的 NoC 是针对数据的,而未来的 NoC 也能发命令和通知等数据,可以扩展到那些加速器间不只是交互数据的领域。加速器阵列或集群的通信需求可能与 CPU 或标准 SoC 的通信需求不同,但 NoC 并不会将设计者限制在一个子集里,他们能通过满足不同加速器的特殊通信需求来优化和提高性能。

执行架构

另一种区分处理器的方式,是看它们对特定运行环境进行的优化。例如,云端和微型物联网设备上可能可以跑相同的软件,但在不同环境中使用的架构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对性能、功耗、成本、极端条件下的运行能力等要求都是不同的。

 

这可能是因为对低延迟的需求,或者是因为功耗的原因,一些原来针对云计算的软件,现在被逐渐放到设备端侧运行。虽然是不同的硬件架构,但大家自然希望拥有完全相同的软件栈,以便软件能够在两种场合跑起来。云端需要提供灵活性,因为它会跑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而且用户众多。这要求服务器硬件又要有针对应用的优化,又要能提供不同的规模。

而机器学习任务也有自己的要求,在使用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构建系统时,你需要使用软件框架和通用软件栈,让网络编程并映射到硬件,然后你可以从 PPA 的角度让软件适配不同的硬件。这推动了“让不同类型的处理和处理器适应各种硬件”的需求。

这些需求是由应用定义的。举个例子,就像一家公司设计了一个用于图形操作的处理器,他们优化和加速图形跟踪,并执行诸如图形重新排之类的操作,还有其他像矩阵乘法之类的加速机器学习的蛮力部分。

而内存访问对于每个架构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因为当你构建加速器时,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它尽量长时间保持满载,你必须将尽可能多的数据传送到 ALU,让它尽可能多地吞吐数据。

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本地内存,有片上网络来进行通信,每个执行算法的处理器都在处理一小块数据,这些操作都由运行在 CPU 上的操作系统调度。

对于硬件设计人员,棘手之处在于任务预测。尽管在某些层面上会有类似的操作类型,但人们正在研究不同层面上差异。为了处理神经网络,需要几种类型的处理能力。这意味着你需要对神经网络的一部分进行某种方式的处理,然后在另一层又可能需要另一种处理操作,而且数据移动和数据量也是逐层变化的。

你需要为处理管线构建一整套不同的加速器,而理解和分析算法并定义优化过程,是涉及到完整体系结构的任务。就像对于基因组测序,你可能需要进行某些处理,但你不能用单一类型的加速器来加速所有东西。CPU负责管理执行流水线,对其进行设置、执行 DMA、进行决策。

当中可能涉及到分区执行的问题。没有任何一种处理器可以针对每种任务进行优化——FPGA、CPU、GPU、DSP都做不到。芯片设计商可以创建一系列包含所有这些处理器的芯片,但客户应用端的难点在于,他们要自己确定系统的各个部分要在哪些处理器上运行,是在 CPU 上?在 FPGA 上?还是在 GPU 上?

但无论如何,里面总是需要有 CPU 的,CPU 要负责执行程序的不规则部分,CPU 的通用性有自己的优势。但反过来,如果是专门的数据结构或数学运算,CPU就不行了。毕竟 CPU 是通用处理器,它没有针对任何东西进行优化,没有特别擅长的项目。

抽象层的改变

以前,硬件/软件边界由 ISA 定义,并且该内存是连续可寻址的。而涉及到多处理器时,一般内存定义也是也是一致的。但是可以想象,在数据流引擎中,一致性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数据会从一个加速器直接传到另一个加速器。

如果你对数据集进行分区,那一致性会成为障碍,你需要对照和更新数据,并会占用额外的运算周期。所以我们需要,也必须考虑不同的内存结构,毕竟可用的内存就那么点。或许可以访问相邻的内存,但也会很快耗尽,然后无法及时访问。所以必须在设计中加以理解,而且是要在理解架构的情况下去设计它。

我们还需要更高级别的抽象层。有些框架可以将已知网络映射或编译到目标硬件上,例如在一组低级内核或 API,它们将在软件堆栈中使用,并最终由神经网络的映射器使用。在底层,你可能在用不同类型的硬件,这由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来决定。反正就是用不同的硬件,不同的 PPA ,实现了相同的功能。

而这会给编译器带来很大的压力。主要的问题是你未来要如何对加速器进行编程?你是否搞了个像初代 GPU 那样串在一起的硬连线引擎?或者你是否构建了具有自己指令集的小型可编程引擎?现在你必须单独对这些东西进行编程,并将这些引擎中的每一个都与数据流连接起来,然后执行任务。

一个处理器拥有整个指令集的某个子集,另一个处理器拥有一个不同的子集,它们都将共享控制流的某些重叠部分,编译器得了解它的库并进行映射。

 

Google 的 TPU

其实处理器的架构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遵守过去 40 年来一直遵循的规则。变的是芯片的构造方式,它们现在包含大量异构处理器,这些芯片根据各自的任务,对内存和通信进行优化。每个芯片都对处理器性能、优化目标、所需的数据吞吐量以及数据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每个硬件供应商都希望将自己的芯片与其他芯片区分开来,品牌推广比谈论内部技术细节要容易得多。厂商给自己的芯片起了“XPU”的名字,并将它与特定类型的应用联系起来,但“XPU”并不是关于某个特定硬件架构的名字。

就像 Google 把自己开发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叫做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张量处理单元/处理器,但实际上 TPU 指代的,并非特定的硬件架构。

开玛莎拉蒂去钓鱼,财务自由的中年男人在这里获得了什么?

阿拉丁路亚钓场,粉色集装箱里,好几套渔具藏在这里,它们的主人是几位男士,通常会在某个工作日的清晨或者午休的间隙驱车赶来,自由自在地挥上两小时竿,然后再若无其事地回到生活与工作。

钓鱼的吸引力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曾经有男人在钓场里整整待了24小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心事,但就是钓了这么久”。

阿拉丁路亚钓场在圈内是个有趣的存在,因为 “排骨老虎”常在这里出没,他是国内最早一批路亚玩家。钓场另外两个合伙人都是被他带入坑的钓友,丁丁是钓场最主要的规划者,新加入的小段原本从事教培行业,双减后事业中断,他天天开着玛莎拉蒂来钓鱼。

钓场的生活是松弛的,无非喝茶、钓鱼、侃大山、拍视频,这里或许是收入的副业,但却是生活的主业。

“排骨老虎”这个名字源于苏杭早年长期纵横线上围棋场,“像排骨一样瘦的老虎,一定很凶猛”。

当苏杭还不是“排骨老虎”的时候,他师从西泠印社书画装裱部王金龙先生,“之前做机械的时候,精度要求在百分之一毫米,后来去做书画修复,说是精度要求一毫米,一下子提高了一百倍,给我高兴坏了”。

看起来复杂的书画修复,在苏杭这里并不难,“只是得时时刻刻念着它“,因为修复的纸张要保持湿润,有时候半夜也得起床喷水。闲来无事就去钓鱼,“最早玩台钓,邻居都吃过我钓的鱼,后来家里人都吃腻了,不让我再带鱼回去了”,朋友里没几个钓得过他,就撺掇他去玩路亚。

那是2004年,国内的路亚玩家非常少,苏杭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一套装备,专门挑没人的地方练挥竿,除了要打得有准头,还得把假饵收得更逼真。台钓是“静”的,用鱼饵引诱,等待鱼儿上钩;路亚则是“动”的,需要去找鱼,伪装成小鱼,挑起大鱼的攻击欲,进而引它上钩。

练了很长一段时间路亚,苏杭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他一气之下卖掉了所有装备。后来朋友约着去西湖钓鱼,鬼使神差般地,苏杭想去趟富春江,“想着那里的鱼会更有攻击性,就借了一套路亚装备,说再钓最后一次”。没想到,苏杭在富春江边一待就是19小时,简直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钓上第一条鱼的时候,就觉得水里千千万万条鱼在等我”。

从此,他开始以“排骨老虎”的身份活跃在各大钓鱼论坛,还建了中国最早的路亚爱好者群,“最开始只有6个人,现在已经有几亿的播放量和很多并肩战斗的兄弟们”,大家都称他为“排大”——排骨大哥。最先入坑的是身边朋友,大家买不到好的装备,他就在2010年开了自己的淘宝店,第一年就卖了200万。

丁丁也是被苏杭带入坑的朋友之一,因为找不到好的钓场,他索性改造了一个养殖场。

路亚装备轻便简洁,高阶玩家可能更喜欢野钓,也更青睐原生态的布置。阿拉丁钓场在良渚附近,自然环境原本就极好,为了更有玩味,丁丁还填了几座小岛,布置上水草。

池塘周围的石子、泥滩、杂草,被布鞋、运动鞋、皮鞋、拖鞋一圈又一圈地踩过,那是路亚爱好者们在沉默中挥杆找鱼。周末是最热闹的时候,“人多的时候,大家围了一圈,有时以为是大鱼上钩了,结果发现是缠住了对面钓友的鱼饵”。

硌脚的石子路、湿软的泥滩、集装箱内的飞蝇……男人们被这里的粗粝感吸引,甚至不介意小木屋内唯一的、脏乱的、不怎么频繁冲水的卫生间。女钓友并不常见,“不过一家人一起来钓鱼,又往往是最令人羡慕的状态”。

有的人甚至会瞒着老婆偷偷来,阿拉丁钓场就藏了好几套渔具,他们的主人往往只会在上班前或者午休时过来钓一会儿,苏杭甚至打趣道,“有一个很容易就让老婆同意你钓鱼的方法,那就是先培养一个比钓鱼更糟糕的爱好”。

钓鱼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常常和游手好闲联系在一起,在这件事情上耗费金钱和时间,往往是传统的人们不那么待见的。

路亚的花费主要在鱼竿和假饵,其他的开销,则是钓场的门票和来回的油钱等。一位中等消费水准的路亚爱好者,一年可能花掉几万元,装备党则花费更大,“有个非常爱收藏装备的朋友,在2000年左右,就花了约180万元来买装备”。

周五,钓场会放入2000斤鲈鱼,因为鲈鱼有很强的领地意识,这时不仅鱼的数量多,鱼的攻击性也强,体验感是最好的,门票也最贵,“一般要四百多元”。

售票处的小哥说,在最热闹的周末,池塘边都是人,钓场也停满了车,“一直排到马路上,里面不少都是好车”。

来钓场的大部分是个体经营户,与其说他们是游手好闲的人,不如说是有闲有钱的人。这些人,往往是有购买力的,而且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买单。

因为不错的热度,钓场有着可观的门票收入,同时这里也是“排骨老虎”视频创作的基地。他在视频里讲解路亚技巧,也悄无声息地种草装备。尽管对于苏杭来说,能不能钓到鱼,看的是技术和判断,装备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很多人需要装备给的信心”。

当然,也有许多单纯喜欢装备的爱好者。刚入坑不久的小段,会愿意花好几千元更换鱼竿上的细小零部件,“因为觉得特好看”,他还在苦苦寻找一把能够称之为“最好”的鱼竿,尽管资深一些钓友们都告诉他,并不存在所谓的“最好”。

开奖一般的不确定性和征服感

在苏杭成为“排骨老虎”后,参加了许多比赛,最高光的是在2016年代表中国参加FLW(世界户外钓鱼大赛),他也因此被称为是国内最接近职业钓手的人。

技术和成就或许是快乐的一方面,但对于苏杭和许多钓友来说,路亚带来的快乐非常纯粹,“不是说钓了很多鱼、钓了大鱼才开心,就算没钓到也应该是开心的。因为大家在一起,享受着自由自在,简简单单的快乐,钓鱼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让人上瘾的是开奖一般的挥杆——挥下去的那刻,才有机会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如果鱼儿上钩,心情就像中奖一样”。而且,越是聪明、有力的鱼,越能让钓手兴奋,“棋逢对手了,我们相互拉锯,最终它被拉出水面,其实有很强的征服感”。

钓鱼的时候往往是沉默的,“大家更喜欢没什么人的时候,雨天也有人来”,选一块自己看中的水域,挥个几次竿之后,再找寻下一个地方。这种找鱼的过程,因为注意力都在水下的动静上,精神反而很放松。

苏杭在户外野钓的时候通常要走上4、5万步,大部分在钓场玩的人,“最少都会走上两圈,因为得不停换地方找鱼”。爱上路亚的中年男人,可能从台钓或者麻将桌上转来,“上了年纪后,久坐吃不消了”,在他们眼里,路亚是一项健康的运动。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轻巧的小众玩法是一种潮流,也是修身养性的方式。

因为钓鱼,苏杭结识了许多有趣的朋友,“把中国走了三遍”,甚至走进国外的赛场、国外的电视节目。在钓了许许多多鱼,经历过许许多多后,现在的苏杭更欢喜的“是结交很多的朋友,然后看他们钓鱼”。在朋友组的钓鱼局里,他甚至更偏爱捡石头,有一次下暴雨他也兴冲冲地跑去河边,“因为雨水把石头冲刷得很干净”。

钓鱼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这其实是提问者难以理解,回答者难以解释的,它或许起于“钓到很多鱼”,但最终被归为“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